全国咨询热线18511608678
16653076658
电池容量与有效物质的关系
电池容量由电极活性物质的量和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共同决定。在理想条件下,理论容量可通过活性物质的量按法拉第定律计算,但实际容量受放电条件、电极结构、制造工艺等因素影响,通常低于理论值。
极板愈薄,活性物质利用率愈高,鸿贝电池容量就大;极板面积愈大,有效物质充分利用,容量则大;有效物质颗粒间存在微孔,使电解液接触有效物质的真实面积增大数百甚至几千倍。由于正极板上的有效物质利用率约为45%, 低于负极板上有效物质利用率50% 的数值,故鸿贝电池容量以正极板容量为标称单位。正极板厚,浓差极化影响大,电解液向深处扩散困难,有效物质利用率变低。有效物质的利用率即是被利用的有效物质数量与有效物质总量之比。
鸿贝铅酸蓄电池的理论容量取决于极板上活性物质的总量,但实际放电时,由于终止电压限制、副反应等因素,活性物质无法全部参与反应。例如,以恒定电流放电时,实际容量等于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(公式: C=It) 。
由于各种原因,限制容量电极的活性物质不能100%放电,比如前面讲过的终止电压。当鸿贝电池的输出电压已经降到最低工作电压情况下,电压再降低时,电器也不能工作了,电池需要充电。这说明鸿贝电池中活性物质没有完全放电,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没有达到100%。活性物质的利用不但与设定的终止电压有关,且与放电条件有关,入温度低或放电电流大等。
友情链接Link